一、历史沿革

地质工程系学科、专业力量最初来自1942年著名地质学家丁道衡、乐森寻开办的贵州大学矿冶系。在学科发展初期,包括罗绳武教授、高平教授、周德忠教授、付锟教授、税哲夫教授、陈代演教授、余培厚教授、李景阳教授等在内的老一辈科学家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随后江达凯教授、鄢贵权教授、廖义玲教授、郑玉元教授、丁坚平教授、叶明亮教授等一批知名学者刻苦攻关,进一步夯实了学科基础。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城镇化建设、新能源、双碳目标、富矿精开等一系列政策的大力实施,学院及重点实验室在学科布局上的逐步完善和办学规模、力量上的日益增长,学科、专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13年入选贵州省专业综合改革计划,2015年获批贵州省一级重点学科,2019年获批贵州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工程专业学位博士点建设,2023年获批省级一流学科建设。培养了以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殷跃平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二、师资队伍与平台

我系现有专业教师3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22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17人,外聘教师8人。在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上分布合理,中青年、高学历教师已成为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长期为清镇市、开阳县、思南县、赤水市地灾高位排查、风险管控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现有资源与环境工程博士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国家级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贵州省产业导师示范基地、喀斯特山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质信息化与碳中和实践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地质工程本科专业“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和“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三个培养方向,实行本-硕-博贯通式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岩溶区工程建设、灾害防治、环境保护等工程地质领域科学问题,产学研用相互结合,利用地质大数据、空天地一体化探测等先进手段,推行“强基、强知、强赛、强业”+“专业导师”制度的分阶段育人模式。

三、特色优势

地质工程系聚焦岩溶区地质环境问题,研究岩溶发育演化过程、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互馈作用、岩溶地下水赋存及致灾规律,并重点开展岩溶区重大工程智能选址、勘察与设计,地质灾害致灾机理、监测预警及风险管控,岩溶区地质遥感信息的提取、处理、解译,隐伏岩溶地球物理探测,岩溶地下水补-径-排通道精细探查与可视化,多源数据融合集成解译等关键技术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19项,省部级项目及其他横向项目80余项,总经费3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SCI/EI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6部,主编(参编)省内行业标准3部,主要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岩溶表层带水-土-气物质循环及作用机制,红黏土工程特殊性及机理,岩溶洼地资源评价与重大工程智能选址,岩溶区复杂地震数据解译、岩溶塌陷风险评价,岩溶区矿山地质灾害形成演化机理、早期识别、监测预警与防治等方面形成了区域特色与优势,为岩溶区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与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在优化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组织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研究,获得教学成果奖省级2项、校级2项,多人次获得校级教学创新大赛奖、教学能手和教学名师,获批省级金课4门。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立6个较高水平的校外专业综合实习基地,16个主要就业见习基地,积极探讨和完善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地质工程人才的机制;定期在校内举行“黔岩”讲坛学术活动,“地质精神代代传”科普社会实践活动已连续开展11年,为师生提供了学术交流和创新实践的平台。学生获得学科竞赛省级以上奖励20余项,升学率达到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