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滑坡,两边跑,莫贪财,速报告……”
9月19日,2025年首次全国科普月活动暨科技工作者日主题活动“守护家园地质童行”——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科普进校园活动在清镇市第四中学举行。
活动现场
活动以地质灾害防治为切入点,通过科普讲座、答题互动、现场展览等形式,帮助师生们进一步了解地质灾害预警信号与应急避险技能,提高校园识灾防灾能力。
贵州是中国乃至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省内地质环境脆弱,降雨集中时段,极易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活动现场
围绕什么是地质灾害,怎么发现地质灾害、如何观测地质灾害、出现地质灾害怎么办,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彭雄武通过大量图解和灾害现场照片,进行了直观生动地讲解。
“滑坡前缘地面鼓翘、出现规律排列的裂缝、流水突然浑浊或突然断流等现象都是发生地质灾害的征兆……”除了用肉眼可见的判断方法,彭雄武还向师生们介绍了埋桩法、埋钉法、上漆法、贴片法等简易观测方法和常用的专业观测设备。
活动现场
“如果发生地质灾害怎么办?一个字,‘跑’!往哪跑?往两侧跑……”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彭雄武向大家详细讲解了相应的紧急避险方法。
随后进行的答题互动掀起了本次活动的高潮。现场准备的纪念品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学生们纷纷高举双手,争先恐后地抢答。“地质灾害有哪些类型?”“牛羊不回圈,老鼠要搬家是什么的征兆?”……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抛出,防灾知识在欢声笑语中入脑入心。
学生答题
活动最后,同学们一起高声朗读“避险口诀三字经”,现场发起“我是小小地质观察员”倡议,号召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做一名细致的“地质安全小侦探”,认真观察家、上学路途及社区周边环境,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很多地质灾害知识,知道了发生泥石流的时候应该怎么逃跑。”清镇四中高二年级学生彭娅婷说自己平时也很喜欢地理知识,这次活动也激发了她进一步探索地质科学的兴趣。
彭娅婷举手抢答
高二年级学生戴利泽说:“这次活动很有趣,让我学会了地质灾害的防范和自救知识,以后遇到地质灾害时一定能更冷静地处理,也能用这些知识保护身边的人。”
学生朗读“避险口诀三字经”
本次活动由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清镇市教育局主办。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顾问秘书长徐志纬表示,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责任的启航,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成长为“防灾减灾的守护者”,真正成为连接学校、家庭与社会防灾减灾网络的重要一环。
转自天眼新闻(https://share.eyesnews.cn/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7040159.html)
贵州教育报记者 岳端
编辑 武芮西
二审 贺韬
三审 赵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