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地质教育家丁道衡

发布时间:2012-11-09
浏览次数:447

        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城”。纵观古今有成就者,无一不是吃过不少苦的。著名地质教育家丁道衡教授为了中国的地质教育事业,正可谓是艰辛铸就了辉煌。
       丁道衡(1899年—1955年),字仲良,贵州省织金县牛场人。6岁时,正值光绪三十一年清廷下诏“废科举,兴学校”。改变了千百年来读书人以科举求官为唯一出路的思想。6岁以后,他随父亲宦游江西、武汉等地,多由父亲教读,也读到一些传播新知识的书刊。定居贵阳后,他已17岁,立志走科学强国的道路。民国5年(1916年)考入贵阳模范中学,四年毕业。民国9年(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读了两年,升入本科地质系,读地史学和古生物学,五年毕业。民国15年(1926年)留校任助教。民国16年(1927年),丁道衡28岁,参加北大教授徐炳昶和瑞典地质学家斯文•赫定组织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前往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进行地质考察。
       一天,考察团进入内蒙古中部包头以北地方,他独自一人在一望无际的莽莽草原上寻找矿苗。忽然发现一座山,山形独特,色泽别异。有矿砂沿三麓散布甚广,山的半山颠矿石层露出的黑斑,灿然夺目。他知道这是天然矿床的标志。在往附近审视,矿脉绵延很远,都与这山的矿石相似,无疑这是含量很高的赤铁矿石和褐色矿石,而且藏量丰富,范围很广,是极有开采价值的大型矿床。他十分惊喜,寻找当地居民询问,这里叫什么地名。老人告诉他:“这里是我们的神山,名叫白云鄂博,意思是富神之山,世代相传,已经不知多少年了。”他听了兴奋不已,感到自己意外地发现了富神之山的秘密。
       后来,他在考察报告中提出建议说:“本区铁矿,矿床因断层关系,大部露出于外,便于露天开采。且矿床甚厚,矿区集中,尤适于近代矿业之发展。”“若能修筑铁路连接包头,与平绥路衔接,则煤铁可集中一处。非特铁矿可开,大青山之煤田亦可利用,两得其力。苟能于包头附近建设一钢铁企业,则对西北交通当有深切之关系,其重要不仅在经济方面而已。”他的这一设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逐步变成现实。如今人们可以乘京包线火车直达包头,由包头再乘包白线火车直达白云鄂博(富神之山)。可以目睹包头已建成“草原钢城”,还可以在白云鄂博矿区,见到一尊庄严屹立的塑像,这像是矿区在1987年为纪念60年前发现本区宝藏的丁道衡而立的。
       民国19年(1930年),丁道衡由西北考察回京,继续在北大地质系任教。他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力求深造,民国23年(1934年),考取公费留学德国,先在柏林大学师从斯梯勒教授学习构造地质学,次年转入马堡大学随魏德肯教授研究无脊椎动物化石。经过三年时间,完成了多项研究,获博士学位。
       民国26年(1937年),丁道衡学成回国,应聘云南省建设厅技术指导。不久,参加川康考察团,对四川、西康两省地质进行考察。民国29年(1940年)应聘武汉大学矿冶系教授。因抗战随校迁四川乐山,他一人担任全系六门课程,还要负责实验课和带领学生野外实习。后因自身有高血压,体力不支,辞职回贵州。
       这时,他深感我国地质教育师资缺乏,必须积极培养后继人才。民国31年(1942年)出任贵州大学矿冶系主任、文理学院院长。民国35年(1946年),在他和地质学者乐森璕的积极倡导下,获准成立贵州大学地质系,他兼系主任,为贵州培养了第一批地质人才。
       民国38年(1949年),国民党政府滥发钞票,物价飞涨,教师员工生活困难。3月20日他以“教授会”主席的身份,领导了贵州大学教授罢课。26日又领导贵州大学师生一千多人举行反饥饿、反迫害、争自由的示威游行。8月7日被反动当局逮捕,被关押了3个月,经多方营救获释,身心备受摧残。
      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贵大师生一片欢腾。解放初,他被任命为贵州大学校务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1950年被任命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1952年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1953年,全国大专院校院系调整,贵州大学地质系并入重庆大学,他任重大地质系主任。1954年被选为全国人大第一届代表,还兼任重庆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重庆分会理事长。1955年,中央地质部调他到古生物地质司工作,正准备迎接新的任务时,突患脑溢血在重庆逝世,终年56岁。
       丁道衡告别了人间,他留给人们的精神是不朽的,留给读者的著作有:《绥远白云鄂博铁矿报告》、《新疆矿产志略》、《蒙新探险生涯》、《关于波哈特贝与颚头贝的内部结构》、《方锥珊瑚研究》、《十字珊瑚构造之意义》、《关于有盖珊瑚的讨论》、《下寒武纪三叶虫之进化概观》、《云南蒙至金平一带地质矿产》等多部著述。望着上面这份丁道衡奉献给中国读者的“成绩单”,对他为中国地质教育一生的贡献及写作的勤奋,怎不让后人肃然起敬。

 
                                                                                                                            撰稿:周感芬  陆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