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是具有资源与环境领域鲜明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学院,是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获全省双一流重点学科建设学院,三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录,获批全省首个专业博士点。
学院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拥有6个本科专业、4个硕士授权专业、3个博士授权点以及1个博士后流动站,构建了“6431”的一贯式人才培养体系。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完备的本科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乌当地质教学实习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0余个,省部级科技人才创新团队3个。
学院现有在职教工1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占87%,其中毕业于双一流高校占78%,具有海外留学经历人员占24%。教授33人,副教授52人,硕导和博导120人。有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省“十层次”人才1人,省管专家5人,省“百层次”人才4人。
学院三年内新增两个博士点,教学和科研成果持续向好,位列全校前茅。支持环境/生态学和地球科学2大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赵元龙教授领衔的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第11颗(贵州首颗)“金钉子”,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贵州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团队获“新时代的贵州人”荣誉称号,团队成员在《Nature》发表文章1篇,实现了贵州大学零的突破。学院学科竞赛氛围浓烈厚,2024年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1项金奖、2项银奖。
学院是贵州及周边地区资源与环境领域人才培养基地,自1958年成立以来,培养了中国工程院殷跃平院士等杰出校友约12000人,已成长为相关企业、行业、部门的骨干力量,就业率95%以上,升学率超48%。